第554章 对星辰科技提出更高要求,华夏博士数量只有北美的十分之一
星辰之城项目介绍会在震耳欲聋的掌声中结束了,人们脸上的笑容带有一种满足感,因为星辰之城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地产项目,直男们还会顺手搞一搞工程机械,以及电动工具领域。 “我兔本来就号称基建狂魔,如果再有了黑科技工程机械,一定能够提高很多效率!” “老话说得好,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,星辰科技做电动工具这件事绝对要支持,当然了,他们的房地产项目也很强悍,但我更看重南水北调这样的超级工程,但愿星辰科技进入土建领域后,咱们华夏能多建造一些利国利民的大项目吧。” “说的太对了!星辰科技涉足土木工程,住宅项目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,真正的意义在于未来,基建狂魔大提速!” “期待西北沙漠变成绿洲的那一天!只是想一想,也觉得好开心啊。” “星辰科技给咱们建造便宜的住宅,顺便还给基建狂魔颁发黑科技工具,恐怕这才是今天罗总演讲的真正意义吧。” 华夏群众议论纷纷,相比一座座摩天大楼,他们更欣喜的看到了未来,土木工程的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,别说对全世界,就算对华夏自己,影响也太大了。 当黄土高原变成青山绿水的时候,当总面积三十六万平方公里的塔里木沙漠,变成良田的时候,当青藏高原之水被引入西北,把印度气到原地爆炸的时候,星辰科技进军土木所带来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,才算真正得以实现。 至于摩天大楼,那真的只是土木工程领域里微不足道的一部分。 第二天一早,管理局例会,众人看着新鲜出炉的头条专题,纷纷面露尴尬。 “人民群众脑补能力实在太强大了,你们看,媒体已经在想象,咱们的土木工程团,能不能在喜马拉雅山开个口子,把印度洋暖流带进青藏高原呢。”曹原面露难色说道:“这玩意儿不说难度有多大,改变青藏高原的气候,应该会带来连锁反应吧?” “还有这个。”沈浪接话道:“东北方面的媒体,强烈建议我们在北部边境安装巨型挡风板,阻隔西伯利亚寒流,海南方面则希望我们把琼州海峡给填了,他们想和祖国大陆接壤,不想再孤悬海上了。” “不是吧,直接填平琼州海峡?” “海南人民的热情可以理解,但他们是不是存在误会?这工作量可比愚公移山大多了,也远超精卫填海,把整个太行山运到琼州海峡,然后扔下去,那还差不多。” “不可能的,顶多造几座大桥,填海工程完全没必要啊。” 众人议论纷纷,群众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热情高涨,也对星辰科技涉足土木行业,充满非同一般的热情,一时间各种奇思妙想横空出世,大家都把星辰科技当孙猴子了,指望他们完成各种疯狂而又冒险的超级基建项目。 安然蹙眉,对身边的罗佳说道:“你昨天到底都讲了什么啊,不是介绍房地产项目吗,怎么一夜之间,全国上下都把咱们当女娲了,填平琼州海峡是什么鬼?感情造桥都不能满足大家的胃口了,非要改造地球大家才觉得过瘾?” 罗佳白了安然一眼,“我怎么知道,会上讲的明明是给大家盖房子,搞小区,让年轻人能够在大城市安家,可能是因为带了几句工程机械方面的展望吧,引起大家对于基建方面的联想。” 话锋一转,罗佳认真的说道:“但从某种方面来说,大家期待程度高,并不是什么坏事,说明群众并没有被房地产冲昏头脑,大家心里还是明白的,基础设施建设,远比搞几个小区重要,华夏虽然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巨大领地,但环境恶劣的地区也有很多。” “咱们的人口世界第一,耕地面积却仅仅排在世界第三,甚至还不如两百九十八万平方公里的印度,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。” “相比遥远的太空,大家显然还是更关心脚下祖祖辈辈居住的家乡,所以我们涉足土木工程后,才会如此关心,提出如此多的设想。” “反正在星辰大海之路上,断然少不了基建和采矿这类土木工程,干脆就当练手吧,努力把土木工程给做起来吧。” 众人纷纷点头,土木系虽然不如太空电梯那么高大上,但却意义重大,属于早晚都要涉足的领域。 “那行吧。”安然挑了挑眉毛,“一步步来,先把工程机械拿下,有时候我就纳闷了,为什么但凡我们不涉及的领域,发展都那么缓慢呢,知道今时,工地上还是清一色德国宝峨的打桩机,仿佛只要我们不造打桩机,其他企业就没办法掀翻德国人的机械霸权。” 李默然想了一想,“软件领域要好一些,但我也发现了一个现象,星图验算,卫星信号分析,这类顶尖工具软件,还是需要我们来做,似乎民间对于高技术等级的项目,缺乏必要攻克手段。” 曹原道:“是啊,这个现象我也发现了,原来以为咱们会带动国内其他企业,走高技术路线,然而事到如今,他们依旧发展缓慢,真正的高精尖前沿科技,还是要依靠我们。” 管理局众人觉得不可理解,国内企业的进步相比星辰科技,速度显然是比较慢的,尽管和国外比已经好多了,但人类永远不会满足,既然是华夏企业,就应该以星辰科技为标杆。 罗佳脸上露出一抹复杂的神色,沉声道:“很简单,因为没有足够的人才。” “不会吧。”安然道:“咱们每年培养全世界最多的工程师,比所有国家加在一起还多。” 罗佳摊开双臂,“我也没说工程师不足啊,我们真正缺乏的,是你,是曹原,是水平达到博士或者博士以上的顶级人才。” “数据不会撒谎,截止2018年,我国拥有大学毕业生一点九五亿人,而北美是九千九百万人,在大学等级的人才比拼中,我们碾压北美,也碾压全世界所有国家,这两亿大学生是华夏前进的基石。” “我们有这么多大学生?”李默然惊讶道:“不尽然吧,这数据是不是有错误?” 罗佳道:“错误没有,但统计的比较宽松,专科毕业生和成人高考,函授毕业生,全都算在里面了,众所周知,我们的父辈和爷爷辈,很多都有函授大专文凭,而那种文凭通常拿来混职称,水分很大。” “当然了,在北美的统计数据里,也包含社区大学这类比较水的大学生,大家半斤八两。” 众人连连点头,怪不得,原来函授大专也包含在统计之内,然而你也不能说函授大专就不算文凭吧,只是在过去特定的时代,教育质量堪忧而已。 顿了一顿,罗佳继续说道:“无论如何,在大学生这个统计范畴,我们是两倍于北美的,但到了研究生等级,情况就反过来,我们反遭北美碾压。” “同样是来自2018年的统计,我国拥有硕士八百多万,而北美是三千八百多万,是我们的四倍还多。” “到了博士以上的顶级学者,差距就更大了,我国是一百多万博士,而北美是一千零四万,所有生活在北美的人中,百分之三点一六是博士,当然了,这里面也包括医学,药学,甚至牙科博士,但就算只比较phd,也就是科学研究型博士的数量,北美也是我们的八倍之多。” 罗佳话音刚落,会议室里便爆发出惊呼,所有人都被夸张的数据吓到了。 “不会吧!顶级人才差距那么大!?” “怪不得狄五常所在的人力资源部,最近两年疯狂在东亚挖角人才,原来是因为我国在顶级人才方面匮乏啊。”大伙议论纷纷。 罗佳微微点头,然后随手拉过白板,在上面写画。 “我们的专业团队正在向一百万大关进发,其中单单具有博士学位的顶级学者,我们就有二十几万人,几乎全国六分之一的博士在星辰科技,所以我们才能快速发展。” “我们还要明白另外一个事实,我国虽然有八百万硕士和博士,但他们都还很年轻,都是最近这些年培养的,平均工作年限只有五年。” “而北美的三千八百万硕士和博士,平均工作年限是十五年,在科研这个领域里,天赋很重要,但经验同样不能忽视,北美的高级人才不仅数量多,还在各自专业领域里修炼多年,战斗力十分恐怖。” “但是大家也不要灰心,八百万对三千八百万,我们尚且能和北美打到如此地步,假以时日,随着顶级人才差距得到弥补,未来一定是属于我们的,毕竟今天的华夏正在疯狂追赶,只可惜以前几十年,我们培养的顶级人才太少,这是历史造成的差距。” 听了罗佳的介绍,众人心里稍稍舒服了一些,或许加班真是这一代科学工作者的宿命啊,数量上的差距,只能用工作强度来弥补。 在现实世界里,二十个本科生带八十个高中生能造出来的东西,比如家用电器,基础工业品等等,我国以绝对优势吊打北美。 二十个硕士带八十个本科生才能造出来的东西,比如手机,电脑,汽车等等,我国跟北美平分秋色。 但是到了二十个博士带八十个硕士才能造出来的东西,比如航空发动机,芯片,航天飞机等等,我国就和北美差距很大了。 罗佳淡淡说道:“差距固然很大,但留给北美的时间已经不多了,早在公元2015年,我国的硕士供应量,就已经达到了北美的四倍!博士供应量是北美的一点五倍!人才供应方面,我们已经实现反超,剩下的问题,就交给时间来回答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