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二六章 斩首
“方参谋!”等方不为敬完礼,温玉庆却伸出了手,意思是要握手。 方不为懵了一下。 这是要和自己平等对话的意思? 温玉庆看似官职不高,只是交通部电政司的司长。但这只是表面身份,用来给密电检译所所长这个职位打掩护的。 听起来密电检译所好像只是一个所,但知道内情的人才会明白,这是个什么组织。 穷其温玉庆一生,只接受委员长领导,连王兆名和何英青都无权给他下达命令。 而且他在国民政府情报部门当中的地位非常高,不比后来的马春风差,反而还领导过马春风。 三八年军统中统正式成立之后,委员长侍从室内部曾成立过一个军事情报小组,组长就是温玉庆,组员有军统副局长马春风,中统副局长贺清南,海军中将杨宣成…… 更不论他和蒋宋两家还有那般亲密的关系。 温玉庆对方不为表露出这种态度,连谷振龙都倍感惊奇。 “表兄对你赞不绝口,我一直想见你一面,直到今日才有了机会……”温玉庆笑着说道。 口气很随和,表情也很自然,没有客套,没有夸赞,眼神当中全都是好奇…… 方不为心中一动。 温玉庆本就是负责委员长的一切电文来往,如谷振龙马春风等人想给委员长发报汇报,绝对绕不开他,他对自己的过往自然一清二楚。 他现在这种表情,和宋子闻第一次见到自己就非常好奇的模样一样,都想看看自己是不是长了三头六臂。 “温司长过誉了!”方不为客气的笑了笑。 谷振龙最喜欢看有名有姓的人物见到方不为时,满脸都是惊奇和不可思议的表情。 但温玉庆接下来说出的话,让谷振龙笑不出来了。 “听振江提起,说你对无线电侦听破译很是感兴趣,如果真的喜欢的话,也可以来找我……” 方不为听到身侧的几位连出气的声音都粗重了几分。 温玉庆是委员长的心头肉,密电检译所更被委员长视为禁脔,温玉庆真要看上了方不为,估计谷振龙都留不住。 “只是好奇而已!”方不为自谦的笑了笑,“术业有专攻,贪多嚼不烂,卑职不似司长这般天纵奇才,只求精专一业既可……” 这是委婉的拒绝了。 自己确实多次请教过齐振江。 但自己又不是想做无线电专家,只是想了解个大概,更好的发挥系统的作用罢了,遇到什么不懂的地方,问齐振江这个排名第二的专家就够了,没必要再找温玉庆。 温玉庆沉吟了一下,又点了点头:“天纵奇才这四个字,还是送给你比较合适……你勇猛过人,智计百出,留在一线,确实可以更好的建功立业!” “多谢司长提点!”方不为回道。 谷振龙回过头,狠狠的瞪了齐振江一眼。 齐振江忍不住的打了个激灵。 看寒暄的差不多了,谷振龙适时的打断了两人之间的对话。 “本来就打算找你过来的,来了正好!”谷振龙说道,“温司长让我问一下你,有没有在现场再发现过和密电电文有关的文件资料?” “没有!”方不为回道,“文汇报社和董宅烧了个一干二净,华报报社内所有的资料都搬回来了,连墙上的挂画都没放过!” “没有了?”温玉庆满脸都是失望之色,“可惜了?” “发生了什么事?”方不为犹豫了一下,还是问了出来。 温玉庆不可能无缘无故的跑来宪兵司令部,绝对是发现了了不得的线索。 “陈厅长昨日找过我之后,我也命人侦听了城内的电波信号,根据之前破译的部分密码,译出了日本领事馆昨日发出的电码当中的部分电文……” 温玉庆一伸手,旁边的助手递过了一个文件夹,温玉庆又顺手递给了方不为。 方不为打开一看,其中只有一张纸,上面写着几行的日文字母。 排序杂乱无章,前后不通,就像是后世所说的拿脸滚过键盘之后打出来的字一样。 这应该是二次加密之后的电文,但温玉庆既然能将密码译成日文,不应该破解不出其中的关键词才对? 方不为下意识的抬起头。 谷振龙等人是一头雾水,其实他们也不知道温玉庆突然追到宪兵司令部,还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是何用意。 温玉庆脸上没有一丝表情,方不为看不出他在想什么。 方不为又看了看齐振江。 齐振江的眼珠左右转了一下。 意思是他也不知道。 温玉庆没破译出来? 不可能吧! 方不为直接把这几行日文输入了系统中的无线电收发仪。 三十多个日文字母排列出了上百种含义的句子,方不为飞快的扫了一遍。 当他看到其中的一句时,全身的寒毛都竖了起来。 翻译过来便是:斩首小组即刻潜伏! 方不为定了定神,不敢置信的看着温玉庆:“这是领事馆最先发出的那份电文?” 温玉庆的眼睛猛的一亮。 方不为破译出来了? 不然也不会知道是领事馆最先发出的警示电文,而不是两家报社的回复电文。 对于无线电领域的专业人员来说,到了这一步,从其中找出关键词不难,大多数的电译人员最终都能找出来,但差别于会用多长时间。 电文到了方不为手里,有没有一分钟? 连他和齐振江都做不到。 “对!”温玉庆点了点头。 方不为心里又是一跳。 看来就是了。 日本领事馆这是在警示南京潜伏的日谍,让他们小心应对。 斩首小组…… 斩谁的首? 在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,谁还能称的上“首”这个代称? 方不为定定的看着温玉庆。 温玉庆肯定破译出了电文,知道性质有多严重,所以才追到了宪兵司令部。 自己也就是拉王兆名下水,扯虎皮做大旗而已,没想道日本间谍真有类似的行动? 这根本不是巧合不巧合的问题,而是直接突破了概率学的范畴。 温玉庆会不会是搞错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