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33章 内阁首辅是怎么炼成的
听到要没收土地,杨士奇顿时心里咯噔一声……坦白讲,他对此举是存在疑虑的,可他也知道自己人微言轻,朝廷大事根本不是他能参与的,至于方孝孺托付他,要保护士人,留下读书人的斯文元气。 杨士奇更是不以为然,他觉得方孝孺的确是太迂腐了,既然知道这些人无可救药,还总想着做点什么,这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? 就像是朱允炆,明知道他不行,还要陪着他一起完蛋,除了脑残,就没有别的词可以形容了。 杨士奇默然不语,但是朱棣却看上了他。 “柳淳,你说他当初跟你一起修过皇明祖训?还在鸡鸣山教过书?” 柳淳笑着点头,“的确如此,杨士奇文采过人,熟读经史,一支笔,可是大明少有啊!” 朱棣大笑,“你这么称赞一个人,可是难得!这样,就任命他为翰林侍讲,入值文渊阁,预机务!” 朱棣说的轻飘飘的,杨士奇也仿佛没有在意似的。 只有柳淳,咯噔了一下,内阁来了! 不出意外,杨士奇成了大明朝第一任内阁首辅! 当然了,此刻还没有这个说法,内阁的体制也没有完全齐备,很少有人能看清楚,这个小小的内阁,究竟会成长为什么样的怪物…… 很多人都说内阁是朱棣创立的,其实这是不对的。早在老朱时期,废了丞相之后,国政尽数归于朱元璋一人。 老朱也不是全知全能,因此他设置了一些顾问,也就是所谓的大学士,充当咨询之用。这就是内阁的滥觞。也就是说老朱遇到了拿不准的事情,就叫来问问,平时他们不参与处置朝政,而且品级也只有区区的五品。 后来老朱越来越娴熟,顾问也就被扔到了一边,柳淳入京的时候,就很少看到这些大学士了。 朱棣很早就不喜欢老朱事事躬亲的作风,尤其是芝麻绿豆大的事情,怎么能全归皇帝处理? 朱棣打算将内阁扩充起来,除了咨询之外,再负责一些琐事,他就能全力以赴,处理大政了。 坦白讲,朱棣最初是想让柳淳担任丞相,替他处理这些的,奈何有祖训在,他没法破坏。不能恢复丞相,把柳淳弄到小小的内阁,就太委屈他了。所以才有了让柳淳成为衍圣公的打算。 只是朱棣也没有想清楚,所谓宰相门前七品官,这些皇帝的顾问虽然品级不高,但是能够影响最高决策,绝对不是一群可有可无的小角色。 毕竟治理如此庞大的国家,一个人肯定是很困难的,除了老朱之外,没人敢尝试。因此分权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。 而且按照规矩,通常情况下,是距离皇帝越近的人,分到的权柄就越多。 六部尚书,比起内阁诸臣,天生就差了一截。如果说比内阁诸臣还亲密的,那就是皇宫的太监了。 所以说老朱废了中书省,内阁权力扩大,然后又放出了太监制衡内阁,形成内阁票拟,司礼监批红,共同分割相权的格局,几乎是必然的事情。 此刻的朱棣就开了这个头儿。 顺便再说一句,最早的阁臣不一定都是大学士,像杨士奇这样,以侍讲一类翰林官入阁的,比比皆是。 只不过后来随着阁臣地位尊崇,入阁必须是大学士,而且为了表示尊重,甚至会加尚书衔。 到了后期,干脆就加公孤师少,直接位压群臣,统领百官,成为事实上的宰相。 所以说此刻的杨士奇,还只是个小虾米,实在是无足轻重。 不过柳淳既然知道内阁的潜力,就不打算轻轻放过他。 “王爷,内阁虽然品级不高,但是需要处理的政务种类繁多,内容涉及文武六部,有实有虚……固然需要阁臣文采过人,但是也需要阁臣能深刻理解朝政,这样拟定出来的东西,才能合乎上意。一句话,既要有高度,又要接地气!” 朱棣眼睛眨了眨,点头道:“对,你说的太对了。俺朱棣就是个武夫,不喜欢之乎者也的。阁臣必须文辞简单明了,不许卖弄,更不许肆意引经据典,要写人话,要让人看得懂!” 刚被提拔为阁臣,就让朱棣来了一棒子,杨士奇被砸得晕乎乎的,他心说要不就算了,我还是去翰林院修书得了,这个内阁我不进了行不? 杨士奇正在迟疑之际,柳淳又道:“王爷,当初杨士奇在长沙参与了一些变法,只不过程度不深,了解的也不算详细。我打算让他去落实这次的分田,脚底板沾了泥,走出了血泡,了解了民情,才能给王爷当好顾问助手,不知道王爷意下如何?” 杨士奇的想法直接被柳淳忽略了,官职太小,根本没有发言的权力。 朱棣沉吟片刻,眼神放光,他突然笑了。 朱棣给柳淳的任务,就是让他帮着对付文官。朱棣也知道,文官一贯会狐假虎威,虚张声势。杨士奇能来祭奠方孝孺,足见此人品行还可以。但是有没有文人的毛病,这就不好说了。 让他去下面历练,通过了再来给自己做事,通不过就滚蛋……反正一个小官而已,出事也不心疼。 “你这个提议很好,以后就形成规矩,凡是要入阁的,必须先到下面历练,懂了民间疾苦,才能入阁。” 朱棣这一句话,很顺利成为了日后的祖训之一,几乎一下子断了大多数词臣入阁的道路,在后世饱受争议,却谁也推翻不了,也正因为如此,内阁的大门几乎对清流永远关闭了。这帮人只能在科道骂人而已,想要真正参与决策,对不起,请到地方上修炼,等有了政绩再说。 朱棣和柳淳,在谈论之间,就已经开始给大明帝国勾画游戏规则,其他人只能在框架之内行事了。 比如杨士奇,他领了命令,脑袋都大了。 朱棣要求他用中山王府的财产,安顿一万名流民。 这个要求很明白,但是如何操作,却是太困难了。 因为杨士奇很快发现,这些土地十分复杂,其中有魏国公府直接拥有的,有魏国公家丁拥有的,还有依附过来的士绅地主拥有的。 一句话,魏国公府就是一棵大树,依附着这棵大树,有一圈圈的关系网,成千上万的人,靠着魏国公的招牌,汲取财富,过着舒舒服服的日子。 到底要怎么办才好? 杨士奇首先下达命令,要求各家将土地全数交出来。 这道命令下去,只有寥寥回应,基本上没人搭理。 没法子,杨士奇只能亲自下去,结果他第一次下去,就碰了钉子,地方上出现了上千名老百姓,他们手里拿着锄头棍棒,一副要跟杨士奇拼命的样子。 第二轮出动,又失败了。 杨士奇简直疯了,朱棣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,区区一万人还安置不了,别说入阁,不进天牢就不错了。 杨士奇准备再度下重手,可就在这时候,他的一个老朋友来了。 “杨大人,这里是一千两黄金,请大人务必收下,只要大人网开一面,日后小人们少不了孝敬!” 这一夜杨士奇失眠了,足足一千两啊! 黄澄澄的一片,沉甸甸的金子,晃人的眼睛。 杨士奇出身孤苦,他母亲改嫁罗家,结果继父得罪权贵,成了犯官,全靠着母子相依为命。从小到大,杨士奇就没有见过这么多钱! 一千两金子,十六两一斤,足足有六十多斤,差不多有一个小孩子那么重了。 杨士奇的眼睛晃成了金黄色,他小心翼翼,把金子包好,抱在怀里,沉甸甸的,压得喘不上气,要的就是这种真实感觉,太充实了! 他抱了足足一个时辰,然后又把金子放在脑袋下面枕着,放在床下面藏着……整整一夜,杨士奇都没有合上眼睛。 这就是钱的魔力啊! 只要自己点头,一千两金子就是自己的,往后还会有源源不断的好处,或许不止黄金,还有美女,还有各种各样的珠宝古玩…… 清晨的眼光,照射进房舍,杨士奇终于缓缓站起,他默默背上了金子,也没有用马车,只是一步一步,走向了都察院,他没走多远,浑身就被汗水湿透了。可他就是舍不得坐车骑马,甚至他还想让路途变得遥远一些。 被金子压着的感觉,真是实在了,要是能一直持续下去,直到地老天荒,那该多好啊! 下午时候,杨士奇重新出现在了乡下的地头,这时候在他身后,足足有一千精兵! “传我的命令,征收所有田地,胆敢阻拦,一律擒拿!还有,告诉所有百姓,不要受蛊惑,更不要跟朝廷对抗!” 杨士奇果断下令,没有半点犹豫。 当朝廷的人马出动的时候,那个给杨士奇送礼的人出现了,他怒目而视。 “杨大人!拿人钱财与人消灾。连这点道理都不懂吗?你,你还讲不讲规矩?”对方气急败坏,他凑到了杨士奇的面前,“大人,你要是不满意,还可以加吗!” 杨士奇突然大笑,“本来只是收你们的土地,既然你提到了,那就请去刑部一趟,连同贿赂官员之罪,一并处置吧!”